邊坡防護網分類有主動防護與被動防護。邊坡防護網在高速公路鐵路滑坡中的使用。 邊坡防護網又叫護坡網、钛克網等
邊坡防護網有主動防護與被動防護,主動防護系統是以鋼絲繩網為主的各類柔性網覆蓋包裹在所需防護斜坡或岩石上,以限制坡面岩石土體的風化剝落或破壞以及為岩崩塌(加固作用),或将落石控制于一定範圍内運動(圍護作用)。被動防護是由鋼絲繩網、環形網、(需攔截小塊落石時附加一層鐵絲格栅)、固定系統(錨杆、拉錨繩、基座和支撐繩)減壓環和鋼柱四個主要部分構成。鋼柱和鋼絲繩網連接組合構成一個整體,對所防護的區域形成面防護,從而阻止崩塌岩石土體的下墜,起到邊坡防護作用。
設置原因
引起高速公路高邊坡護坡的原因有:
1、路基下的地基為不穩定的天然滑動體;
2、公路兩側邊坡過陡;
3、錯誤的用傾斜層次的方法填築路堤;
4、土過于潮濕,降低了粘聚力和内摩擦力;
5、坡腳被水沖刷。
6、由于修築高速公路之後,使岩石個别地段的穩定性遭到破壞,特别是各岩層向着路塹的方向傾斜,并随後有水或地震的破壞作用時所引起的。
7、公路兩側山體本身岩層結構與組成不穩定。
8、泥石流帶來的破壞。
主動防護系統
概念
主動防護主動防護系統是以鋼絲繩網為主的各類柔性網覆蓋包裹在所需防護斜坡或岩石上,以限制坡面岩石土體的風化剝落或破壞以及危岩崩塌(加固作用),或将落石控制于一定範圍内運動(圍護作用)。
構造
前兩者通過鋼絲繩錨杆和/或支撐繩固定方式,後者通過鋼筋(可施加預應力)和/或鋼絲繩錨杆(有邊沿支撐繩時采用)、專用錨墊闆以及必要時的邊沿支撐繩等固定方式 。
産品特性
具有高柔性,高防護強度,易鋪展性。适應任何坡面地形,安裝程序标準化、系統化。
系統采用模切化安裝方式,工期短,施工費用低。
系統材料的特殊制造工藝和高防腐防鏽技術,決定了系統的超高壽命。系統能将工程隊對環境的影響降到最低點,其防護區域可以充分的保護土體、岩石的穩固,便于人工綠化,有利于環保。
作用原理上類似于噴錨和土釘牆等面層護坡體系,但因其柔性特征能使系統将局部集中荷載向四周均材質:鋼絲繩網、普通鋼絲格栅(常稱鐵絲格栅)和TECCO高強度鋼絲格栅 勻傳遞以充分發揮整個系統的防護能力,即局部受載,整體作用,從而使系統能承受較大的荷載并降低單根錨杆的錨固力要求 。
産品用途
系統的開放性,地下水可以自由排洩,避免了由于地下水壓力的升高而引起的邊坡失穩問題;該系統除對穩定邊坡有一定貢獻外,同時還能抑制邊坡遭受進一步的風化剝蝕,且對坡面形态特征無特殊要求,不破壞和改變坡面原有地貌形态和植被生長條件,其開放特征給随後或今後有條件并需要時實施人工坡面綠化保留了必要的條件,綠色植物能夠在其開放的空間上自由生長,植物根系的固土作用與坡面防護系統結為一體,從而抑制坡面破壞和水土流失,反過來又保護了地貌和坡面植被,實現最佳的邊坡防護和環境保護目的。
普通型号:系統鋼絲繩錨杆+支撐繩+縫合繩,孔口凹坑+張拉[或邊沿(上沿)錨固(鋼索錨杆2-4m距4.5m)+縱橫向支撐繩(∮12-∮16)+鋼絲繩網(◇08/300/4*4㎡)+縫合繩(∮8)]
主動防護網主要型号:GAR1、GAR2、GPS1、GPS2等。
被動防護系統
被動防護系統
被動防護是由鋼絲繩網、環形網、(需攔截小塊落石時附加一層鐵絲格栅)、固定系統(錨杆、拉錨繩、基座和支撐繩)減壓環和鋼柱四個主要部分構成。鋼柱和鋼絲繩網連接組合構成一個整體,對所防護的區域形成面防護,從而阻止崩塌岩石土體的下墜,起到邊坡防護作用。
被動邊坡防護網
被動邊坡防護網
材質
鋼絲繩網、支撐繩和減壓環。
構造
由鋼絲繩網或環形網(需攔截小塊落石時附加一層鐵絲格栅)、固定系統(錨杆、攔錨繩、基座和支撐繩)、減壓環和鋼柱四個主要部分構成。
産品特性
系統的柔性和攔截強度足以吸收和分散傳遞預計的落石沖擊動能,消能環的設計和采用使系統的抗沖擊能力得到進一步提高.與剛性攔截和砌漿擋牆相比較,改變了原有施工工藝,使工期和資金得到減少。
産品用途
常用規格:[鋼柱(間距10M),帶消能環的∮16雙支撐繩和∮16“人”字形上拉錨繩(每跨6個消能環),∮16側拉錨繩(單繩),◇/08/200/4*5㎡鋼絲繩網,∮8縫合繩,格栅網]
環形防護網:
産品特性:用數股鋼絲盤結成環形相互套接而形成的網。其作用是攔截落石防護能量一般為150kj--2000kj
安裝步驟
(1)SNS邊坡柔性防護網安裝步驟按設計并結合現場實際地形對鋼柱和錨杆基礎進行測量定位。現場放線長度應比設計系統長度增加約3~8%,對地形起伏較大,系統布置難沿同一等高線呈直線布置時取上限(8%);對地形較平整規則,系統布置能基本上在同一等高線沿直線布置時取下(3%);在此基礎上,柱間距可有為設計間距20%的縮短或加寬調整範圍。(2)基坑開挖(對覆蓋層不厚的地方,當開挖至基岩而尚未達到設計深度時,則在基坑内的錨孔位置處鑽鑿錨杆孔,待錨杆插入基岩并注漿後才灌注上部基礎砼)。
(3)預埋錨杆并灌注基礎砼(對岩石基礎,2、3工序應為鑽鑿錨杆孔和錨杆安裝,對砼基礎,亦可在灌注基礎砼後鑽孔安裝錨杆)。
(4)基座安裝:将基座套入地腳螺栓并用螺帽擰緊。
(5)鋼柱及上拉錨繩安裝
(6)側拉錨繩的安裝:安裝方法同上拉錨繩,隻是在上拉錨繩安裝好後進行。
(7)上支撐繩安裝
(8)下支撐繩安裝
(9)鋼繩網的安裝
(10)鋼絲繩網格栅安裝
技術發展
邊坡治理是一項複雜防護網技術、施工困難的災害防治工程。随着高速公路建設事業的迅速發展,以及大型重點工程項目的日益增多,邊坡治理總是越來越突出。20世紀90年代,壓力注漿加固手段及框架錨固結構越來越多地用于邊坡處治,尤其是用于高邊坡的處治防護工程中。一種邊坡的深層加固處治技術,能解決邊坡的深層加固及穩定性問題,達到根治邊坡的目的因而是一種極具廣泛應用前景的高邊坡處治技術。可供采用的邊坡加固措施很多,有削坡減載技術、排水與截水措施、錨固措施、混凝土抗剪結構措施、支擋措施、壓坡措施以及植物框格護坡、護面等,邊坡治理工程中強調多措施綜合治理的原則,以加強邊坡的穩定性。然而随着工程建設規模的不時增大,邊坡高度增高,複雜性增大,對邊坡的處治技術要求也越來越高。如采礦邊坡可達300500m新西蘭已達1000m舉世矚目的長江三峽工程,其雙線連續五級船閘是世界上規模最大的船閘,位于山頂劈嶺下切的岩槽中,土石方開挖量達3700萬立方米,形成的花崗岩體高邊坡高度達170多米,且下部為5060m直立岩牆,邊坡加固中僅錨杆用量就達18萬多根。可以預見,随着科學技術的發展,邊坡處治技術将得到進一步的發展,并逐步走向完善。